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別被《秋日奏鳴曲》的片名給騙了,因為導(dǎo)演是個大騙子

2022-03-04 18:34:4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秋日奏鳴曲》,乍聽之下是部小清新的作品。

可是看過之后卻發(fā)現(xiàn)導(dǎo)演是個大騙子,用一個溫柔的片名詮釋了一個殘酷的故事。

《秋日奏鳴曲》,一個詩意的名字,卻給人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那些關(guān)于親情的不如意,在電影結(jié)束之后全部涌現(xiàn)了出來,就像片中的風景一樣,看起來很治愈,實際很致郁。

女兒一直渴望母親的關(guān)愛與認可,活得唯唯諾諾,可是母親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從來不曾理會過女兒內(nèi)心的訴求。

女兒為她演奏鋼琴曲,她看不上女兒的技術(shù);女兒嫁了一個愛她的牧師,她瞧不起對方鄉(xiāng)里鄉(xiāng)氣,不如自己珠光寶氣。

凡是女兒做的一切都是不如她意,而她其實沒有真正關(guān)心過女兒。

從兩個女兒出生以來,母親就只顧自己的生活與事業(yè),將心思全部撲在如何讓自己變好上,而非把心思花在女兒身上。

結(jié)婚生子,對她來說,好似到點就要完成的任務(wù)一樣,這個階段的巡演完成了,那就不用理會了,繼續(xù)下一場巡演。

丈夫還在世時,女兒們還能感受到親情,當丈夫去世后,這個家便成了吃飯睡覺的地方,出門至少有日光,到家只有冷冰冰。

母親沒有喜歡過女兒,她只愛自己。

所以她來到女兒家,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愛,只是裝裝樣子,就像演奏完謝幕感謝觀眾,沒有感情,全是技巧。

否則她也不可能七年不與女兒有任何交流,直至第二任丈夫往生后,女兒寫信請她來散心,她才勉為其難地答應(yīng)。

而且到了女兒家還要故作姿態(tài),以兩幅面孔示人,這種跟最親近的人還要講腔調(diào)的樣子更加激化了女兒的憤懣。

女兒不止一遍地闡述自己童年時母愛的缺失,不動聲色地向母親傳遞痛苦。

但是母親的每次解釋都顯得云淡風輕,將自己摘除在外,一切都是他人的罪,這種冷刀子讓女兒想要換取短暫解脫的心一次次被刺傷。

女兒的傷口源自母親,結(jié)痂之后,母親再次撕開了它,并以愛的名義施以毀滅,給了一支玫瑰,上面布滿了刺,紅色則是女兒的血。

這種互不讓步的對峙,惺惺作態(tài)的假象,使母女倆不歡而散,本來其樂融融的度假之旅成了破罐破摔、破鏡難圓、破口大罵的針尖麥芒。

母親屬于養(yǎng)而不教的典型,與丈夫的一時歡愉有了結(jié)晶。

可是快樂過后卻忘記了種子需要耕耘才能茁壯成長,只在孩子們的身邊扮演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有了孩子的母親過得不是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是像以前一樣的單身日子,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與社交,把女兒當空氣。

母親只看重自己是否過得光鮮亮麗,卻沒有為女兒下過哪怕一點功夫,甚至連“我把你養(yǎng)大了”的借口都懶得用,更別提反思母女為何不合了。

在這樣的家庭下長大,孩子將會有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陰影。

女人又是感性動物,更會將這種情緒放大,然后被無數(shù)的瑣碎勾起傷心過往,產(chǎn)生莫名其妙,實則有根源的哭鬧。

親情無法一蹴而就,突如其來為了愛而愛只會帶來更多的傷害,也讓家成了最孤單的地方。

小時候追著母親跑,每天問她十萬個為什么。

長大后與母親保持沉默,對親近的人總有發(fā)不完的脾氣,嫌棄她的冷漠,她的熱情,她的關(guān)心。

這種疏遠潛藏著對母親的怨恨,恨她為什么不像其他母親一樣,跟女兒處成無話不談的朋友。

同時,也怨她為什么沒有在自己人生遭遇迷茫和挫折時沒有站出來拉自己一把,亦或是有一些真摯的噓寒問暖。

伯格曼通過《秋日奏鳴曲》拍出了這種“討厭”,過了44年依舊適用于現(xiàn)在的家庭關(guān)系。

人們一方面渴求別人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往往不理解別人,在矛盾中,愛若隱若現(xiàn),傷害徐徐走來,寬容姍姍來遲。

那么,到底是母親虛偽,還是女兒太任性?

母親有自己的事業(yè),到了退休的年紀還能夠讓自己過得舒舒服服,沒有養(yǎng)老的壓力,所以她不怎么需要遷就女兒。

女兒試圖解開母女間的隔閡,但大聲的爭吵只是一時的宣泄,硝煙散去后,又是新一輪的傷害,愛也就成了武器。

這種剪不斷的羈絆是最難平衡的,電影中的母女至少衣食無憂,錢不是她們矛盾的關(guān)鍵所在。

現(xiàn)實中很多家庭都達不到這個水平,有些母親就是電影中的母親,年輕時忙著自己瀟灑,忙著應(yīng)付工作,在孩子的成長中消失。

待到孩子長大后,又想著讓孩子每一次離開都不要視而不見,可是長期的缺席早就讓孩子學會了孤寂的生活。

這時母親的出現(xiàn),就像生活中突然插入了一個陌生的熟悉人,看著一點都不違和,其實處處都是尷尬,親情成了角色扮演的假象。

孩子的冷漠在于小時候沒有學習過愛,不懂得投入,只知道抽離。

母親的殷切源于對老年生活的惶恐,擔心沒有能力賺錢之后,孩子不贍養(yǎng)自己,所以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愛他。

可是,為了維持愛而出現(xiàn)的劇本,就算有影后般的演技也難以轉(zhuǎn)為現(xiàn)實,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假的。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錢。

工作和家庭,側(cè)重一個就得放棄一個,若沒有殷實的家底,基本不可能二者兼得。

女人放棄工作,男人賺錢養(yǎng)家,孩子與母親走得很近,但是母親的后半生就得圍著鍋碗瓢盆轉(zhuǎn),夢想實現(xiàn)不了,抱負難以施展。

孩子的哭鬧與教育令她心煩,丈夫的缺席和酒局讓她不安。

每日胡思亂想,擔憂丈夫出軌,自己也曾是追風少女,一場儀式過后,被鎖在家庭,哪也去不了。

到頭來,一個黃花大閨女,因為十分鐘的揮汗如雨,成了家長里短的黃臉婆,柴米油鹽的小氣鬼。

婚姻究竟給女人和男人帶來了什么?

是兩個人的愛情結(jié)晶,還是走向愛情的墳?zāi)?,亦或是到了年齡就該結(jié)婚的催促?

當初沒有想清楚因何而結(jié)婚,后來的生活,即使是雞毛蒜皮也會演變成炮火連天,然后讓這種情緒影響下一代的一生。

所以長大后的我們開始討厭與父母溝通,因為他們總是俯視看人,把我們綁的太牢,卻看不見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他們沒有在婚姻中得到彌補,沒有在事業(yè)上功成名就,就會把寄托強行加給下一代,不論我們答應(yīng)與否。

可是我們也是叛逆的,倘若在工作中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心底自然會產(chǎn)生怨怪,婚姻中父母再過多介入,怨氣值又會增加。

而這一曲家庭的奏鳴曲幾乎不會有和諧時候,正如秋天的落葉一樣,鋪滿了每一個角落,可陽光再炙熱也改變不了蕭瑟的模樣。

這就是伯格曼的《秋日奏鳴曲》,很現(xiàn)實、很致郁,也很治愈。

它讓看到的人早點看清了父母的將來,認識了自己是個什么貨色,對以后的生活,對婚姻的態(tài)度,以及與父母的相處有極大的幫助。

電影是未來時,看過后成了過去時,學會后就是現(xiàn)在時,而實際生活只有現(xiàn)在時,趁矛盾還未激化讓未解決的問題成為過去時,別等到未來時里后悔。

關(guān)鍵詞:

上一篇:偶像公司布局“元宇宙”,或成“清朗”行動后的新出路?

下一篇:譚飛VS黃小蕾:我和《人世間》里的喬春燕都有種“熱氣騰騰的樣子”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