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誰能想到,這次被他戳爆笑點和淚點

2022-01-05 16:44:5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夜色漸深,寒風瑟瑟。

武哥(賈玲 飾)載著葉老師(朱一龍 飾)從醫(yī)院回家,穿過鸚鵡洲大橋。

一聲“我加速了啊”話音未落,葉子揚原本刻意撐在背后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扶上武哥的肩膀,暴露了他的手足無措。

這時候,影廳里傳來一片笑聲,我也忍不住咧開了嘴。

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葉子揚出場不早,但給人的印象很深。

許多人看完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竟然是“笑點擔當”?!然后,笑著笑著就“繃不住了”,眼淚嘩嘩的。

還有人在笑與淚中意外get到了賈玲和朱一龍的火花。

事實上,眼淚與歡笑是演員講述故事、傳遞情感的方式,也是觀眾與角色共情的證明。

如果葉子揚在你心中激起了漣漪,那說明,你也與站在他背后的朱一龍完成了又一次隔空擊掌。

說實話,葉子揚打開門的一瞬間,我差點沒認出來。

“瓜皮”頭,黑框眼鏡,洗到起了小毛球的毛衣裹著熟悉的格子襯衫。

臉上滑稽地貼著倆小紙條,配上客氣的笑容,怎么看怎么覺得:這人有點意思。

接著往下看,更有意思——

武哥幫他買了藥送上門,催他快點手機結(jié)款。

他一聽,也急,趕緊找手機。

找啊找啊找……

害!不就在你手邊。

好不容易找著了,錢沒打過去,“砰”——人摔了。

大銀幕下一陣笑聲,差點以為他在碰瓷。

其實,葉子揚是一名鋼琴老師,疫情期間在家里給孩子們上網(wǎng)課教鋼琴。

因為買藥的需求,才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跑腿賺錢的武哥。

和我們印象中氣質(zhì)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shù)家不同,葉老師很平凡

平凡得就像隔壁偶爾打個照面的鄰居,或者通勤路上擦肩而過的路人。

說話不掉書袋,舉手投足不浮夸,看起來很親切。

看到熱騰騰的蝦爆鱔面來了,一邊伸手接一邊拉長了“哇”。

招呼別人坐下吃,自己倒是迫不及待,就著外賣的碗就往嘴里扒,分分鐘暴露“吃貨”本色。

明明沒有在搞笑,但仿佛有點搞笑細胞在身上。

隨口一句“給你安排一個VIP座”,配上武哥的一臉懵,又引來全場哄笑。

每當鏡頭投向葉子揚和他居住的那間小屋,總覺得電影步調(diào)一下子緩了下來,那撲面而來的煙火氣在不知不覺中撫慰人心。

朱一龍在采訪里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方言讓葉老師更接地氣。作為觀眾,看他的表演,也覺得更游刃有余。

這種游刃有余,大多體現(xiàn)在一閃而過的細節(jié)里:

給小朋友們上課,笑笑的,一口軟軟的“漢普”;

禮貌地問武哥,自己家里亂不亂,后面有個鏡頭就是他熟練地打掃房間;

為了PK微信步數(shù),孩子氣地把手機放節(jié)拍器上搖……

一個個細節(jié),漸漸豐滿一個人的血肉。讓我相信,平凡是真實的代名詞。

看電影的時候總覺得,葉子揚的設(shè)定帶有悲情色彩。

他也曾在言談中透露過自己的失意時刻。

但他的魅力就在于,能把平淡中泛著苦味兒的生活,釀出值得回味的甜意。

有個細節(jié)特有意思:

他自己一個人在家吃泡面,竟然還擺盤!

這小小的儀式感,是獨屬于葉老師的浪漫,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詩意。像鋼琴鍵沁出的光澤,不奪人眼球卻能被看見。

在他身上,煙火氣、人情味、詩意,融合得熨帖又自然。

也讓這段在困境中陌生人彼此信任、傾訴的故事,更有說服力。

影片采用多對人物交錯敘事。其中,葉老師的故事線并沒有十分強烈的劇情沖突,但他給人的印象卻是完整立體,甚至有層次的。

這與朱一龍的表演方式有關(guān)——去除技巧式的展現(xiàn),代之以紀錄式的真誠。

更確切地說,他不是在演一個角色,而是讓自己成為那個人。

造型上的改變,只是第一步。想讓觀眾相信、進入,還得做到肢體和表情“語言”的統(tǒng)一。

舉個例子:那副看似“封印顏值”的眼鏡。

電影里,眼鏡正是葉子揚表達情緒的載體之一。

吃面時,眼鏡上起了霧氣,瞬間就讓人覺得他很生動,很有煙火氣;

在家譜曲、寫詞,疲憊的時候會摘下眼鏡揉眉心——這動作,常戴框架鏡的都懂;

而難過悲傷時,他拿眼鏡的手都是微微顫抖的,叩上緊鎖的眉頭,那種隱隱的痛感都出來了……

其實回想起來,葉子揚幾乎一直待在小屋里,場景較為單一,也沒有大的動作或者亢奮的情緒。

但是他那些下意識的小動作、表情,甚至說話時緊盯著對方眼睛的習慣,特別有實感

閑筆不閑。能讓人相信,他是一個有耐心、有愛心、有同理心的人。

看過一個采訪,朱一龍談演電視劇和電影的區(qū)別。

他特別清楚,當觀眾在一個封閉空間里,全神貫注地看大銀幕上的表演時,“容不得你去演”。

所以,內(nèi)在真實的生長比所有外在的設(shè)計、修飾,都更有力量。

電影里有一場戲,把很多人都看哭了。

武哥因為好姐妹曉曉的犧牲悲傷不已,哭著接起葉老師的電話。

這邊,葉老師一邊從廚房往外端飯碗,一邊笑著打趣她今天步數(shù)怎么那么少,讓自己“輕松占領(lǐng)封面”。

但一聽到對面的哭腔,葉老師的表情立刻變了。

哪怕不知道臺詞,也能從凝重的面色中看出,他的心沉了下去。

得知曉曉的犧牲,他第一時間沒忍住“啊”了一聲。

接著仔細聽武哥說話,手機一直緊貼著耳朵,眼睛漸漸紅了。

聽著武哥的泣訴,葉老師連呼吸都不敢用力。

他微張開嘴巴,卻欲言又止。忽閃著眼睛,想努力克制,眼淚卻最終流了下來。

他摘下眼鏡,第一次讓人品到他的“苦”。

面對徘徊在崩潰邊緣的武哥,葉老師盡快穩(wěn)住情緒,努力安慰。

先是用爺爺?shù)脑捀嬖V她,在日夜更迭的那幾秒鐘,會見到最掛念的已經(jīng)去世的人。

一聽她說不相信,他立刻又請來英國詩人雪萊做證明。

他知道,沒念過什么書的武哥最佩服也最相信那些大文豪。

也許因為雪萊的詩,也許因為葉老師的聲音溫柔又堅定。

即使隔著銀幕,也能感受到一股溫暖的力量,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涌。

奇異的晨光一旦升起,

就會消融你頭頂?shù)脑茲?/em>

地獄和天堂將化為烏有,

留給你的,只是無盡的宇宙。

念完詩后,葉老師頓了一下。

眼角還掛著淚,卻用一句可愛的勸慰配著淺淺笑意,令人不自覺跟著安心,相信一切困難和悲傷都會過去。

短短幾分鐘,沒有廉價的爆發(fā)和炸裂。

從一開始的驚愕,到在痛楚中極力穩(wěn)定情緒,再到最后給出溫暖的承諾,整個過程情緒遞進分明又自然,給觀眾的沖擊是由外到內(nèi)的。

也是這場戲,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葉子揚這個人的力量。

他不是不知道人間疾苦——第一次武哥幫忙買藥,他多給了不少酬勞。

他更不是不知道死亡的重量——那首詩,他曾在心里念過多少次?

但面對苦楚和死亡,他不抱怨、不畏懼,而是以愛為矛,用笑容面對一切。

雪萊的詩,是他給自己的撫慰,也是給這個世界、給愛的人們,最溫柔也最有力的表白。

必須承認,葉子揚的存在讓整個故事更有余味。

看到有些網(wǎng)友的評論里,都把他視為意難平。

但換個角度來說,他身上的留白也給予大家廣闊的想象和期待的空間。

他是喜歡彈奏肖邦的鋼琴老師,也是熱愛登山的“旅人”。他還去過哪些地方,將看向哪些風景?

想象可以令他走出大銀幕,走進想留住他的人的心里。

回首電影,最忘不了的就是葉子揚的。

打開門的瞬間與最后的回眸相互呼應(yīng),他的笑容像極了“奇異的晨光”,充滿溫暖治愈的力量。

一次次的笑,讓這個人一寸寸扎了根。

我發(fā)現(xiàn),朱一龍是很會笑的——

不單純是嘴角上揚、眼里有光的好看,更重要的是,他的笑乃至所有表情都是建立在人物行為邏輯之上、隨著自然推動的情感走,因此格外有感染力,也讓人物更具信服度。

沈巍的笑,端方中藏情:

吳邪的笑,無論少年意氣還是閱盡千帆,底色總是清澈的:

齊衡的笑,自然像他這個人一般溫潤,但隨著命運浮沉,他身上的悲劇感漸漸浸出來,就有了明顯的差別。

起初,是身為貴族少年郎的天真爛漫:

最后,是被現(xiàn)實撞得頭破血流的壓抑自嘲:

明明想哭,卻偏要笑。

那種把美好打碎的悲,就更扎心了。

還有林楠笙。

很多人喜歡他在《叛逆者》中啞忍哭泣的名場面,我卻深深記得他展露不多的笑靨。

和愛人在一起時,難得放松甚至有點孩子氣的笑:

經(jīng)過鮮血的淬煉后,眼睛里滿是滄桑,卻依然至善至純:

你看,對于好演員來說,笑容和眼淚都可以講故事。

看過一些朱一龍的采訪,發(fā)現(xiàn)對于詮釋角色,他有自己的見解和方法。

他認為演員和角色之間是“相互激勵、相互滋養(yǎng)”的過程。

每次進入一個新的角色之前,他都希望把自己“清零”——清空自己,擁抱新的靈魂,呈現(xiàn)新的血肉。這樣才能給觀眾鮮活的生命體驗。

一個演員火了,很容易陷入“套路化”——可能是角色的雷同,也可能是表演上的惰性。

但很顯然,朱一龍在努力避免這種情況。

無論角色還是表演,他都沒有重復(fù)自己,而是努力去創(chuàng)造、去突破。

一身貴氣的謙謙君子演得,從稚嫩走向沉穩(wěn)的特工演得,嘴硬心軟、勇敢堅定的工程師演得,真摯樸實又不失浪漫的鋼琴老師也演得……

正因為如此,他能成為難得的“無型”演員——沒有標簽、不被定型,演什么角色不設(shè)限也不受限。

這樣的演員,很難不讓人對他有期待。

就拿待播作品來說,有幾部我特別感興趣。

《消失的她》,懸疑題材,離奇故事,正中胃口。

《人生大事》,他演一個殯葬師,這圓寸、大金鏈、一臉狠,怎么看怎么和“莫三妹”的名字不適配……背后又有什么笑中帶淚的故事?

朱一龍說,演員這件事,一定要真的熱愛才能去做。

這幾年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了他的自我審視和不曾消磨的熱愛。

通過一個個性情各異、面目不同的角色,他煉出了一種新鮮又醇厚的質(zhì)感。

不管是小屏幕還是大銀幕。

他已習慣隱于角色之后,用作品打破透明屏障、穩(wěn)步向前。

我想,這也是作為“無型”演員最大的魅力。

推 薦 閱 讀

“在看”,期待朱一龍!

關(guān)鍵詞: 爆笑 誰能

上一篇:又一次逆襲成功!他憑什么?

下一篇:《小敏家》大結(jié)局:不強行遞上爽感,檸萌現(xiàn)實題材的“新切面”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