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今日快看!自研碳化硅是小農思想?比亞迪靠它實現對特斯拉銷量的超越!

2022-07-23 06:54:40 來源:騰訊網

比亞迪漢EV實測百公里加速3.78秒,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實測百公里加速3.63秒。

之所以能跑出如此快的加速成績,最大的功臣非電機控制模塊碳化硅MOSFET莫屬了,從數據來看,特斯拉確實比比亞迪要快那么0.15秒。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特斯拉用的是意法半導體的碳化硅MOSFET模塊,而比亞迪用的是自主研發(fā)制造的碳化硅MOSFET模塊,除了比亞迪,全球沒有任何一家電動車企業(yè)可以自己生產碳化硅模塊。


(資料圖片)

當特斯拉因為供應鏈中斷而導致產能不足的時候,比亞迪自給自足的優(yōu)勢就彰顯出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1-6月兩家的銷量差距,比亞迪賣了568263輛,特斯拉賣了198196輛,面對這個數字,不知道那些嘲笑諷刺比亞迪自主研發(fā)是小農思想的人,現在還能不能笑得出來。比亞迪要在2023年就實現碳化硅器件對IGBT的全面替代,要知道碳化硅器件的成本約為IGBT的3-5倍,碳化硅器件究竟有多香?能讓比亞迪不惜血本也要實現全面替代?

大家都知道啊,IGBT相當于電力電子領域的CPU,IGBT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電動汽車的加速快慢,最高時速是多少,能不能秒級起跑,能不能平滑變速,能不能穩(wěn)定停車,全是IGBT的功勞。

但是問題來了,用的好好的IGBT,為什么市面上突然刮起了一股碳化硅取代IGBT的風潮呢?這事就要從特斯拉和意法半導體的合作開始說起了,英飛凌一直都是特斯拉IGBT的供應商,并且占據了國內IGBT 70%的市場份額。

意法半導體深知自己完全不是英飛凌的對手,于是便把賭注全部壓在了碳化硅上。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檢測,他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成功達到了車規(guī)級。當務之急是找到愿意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畢竟碳化硅上車還未開先河,對于車企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大多數車企對于更換器件或器件供應商都十分謹慎。但是因為馬斯克大膽激進的性格,給了意法半導體揚名立萬的機會。一個敢賣,一個敢用,兩個膽子足夠大的人一拍即合,首輛搭載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電動車Model 3就這么橫空出世了。

Model3采用了48顆碳化硅MOSFET,替代了84顆IGBT。要知道在當時,一塊碳化硅器件的價格,要比傳統的IGBT貴十倍左右。在成本控制上非常吝嗇的特斯拉,為什么會一反常態(tài)舍得花費巨資購入這么個小東西呢?其實真實情況是意法半導體虧本賣的這批碳化硅,目的就是為了借特斯拉的流量來掌控碳化硅市場的主導權,扭轉在IGBT領域的頹勢。

那馬斯克不遺余力地推動碳化硅上車,又是因為什么呢?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應用了碳化硅器件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實現更長的續(xù)航里程、更短的充電時間和更強的動力性能。

但就在特斯拉沉醉于碳化硅帶來的性能提升、后續(xù)其他車型都引入碳化硅MOSFET之后,2022年4月,特斯拉突然宣布召回12.8萬輛Model 3,召回原因是車輛的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存在微小制造差異,這將使部分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逆變器無法正??刂齐娏骰蚬收?;進而出現停車時無法再啟動,行車時失去行駛動力的風險。所以這你就知道為什么其他主流車企,明明都知道碳化硅的好處多多,但就是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特斯拉能承受得起安全風險帶來的后果,可其他車企承受不起,參考被車主集體吐槽的一體化壓鑄和剎車門就知道了。

目前主流的電動車快充平臺電壓多為400V,跟現在燃油車加一次油時間為5分鐘相比,在這種400V的電壓平臺下,快充至少也要60分鐘,所以補能焦慮已經成為當前電動車的最大痛點,要想解決此難題,就必須用到能實現大功率快充的800V高電壓平臺,而原來的IGBT由于達到了材料極限,無法滿足800V平臺耐高壓、耐高溫的需求,所以具有更強耐壓和耐高溫能力的碳化硅,取代IGBT也就是大勢所趨了。

但是說取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為電池成本約占整車成本的40%,IGBT約占8%,碳化硅器件的成本約為IGBT的3-5倍。 如果全部采用碳化硅材料,單車的功率器件成本將與電池相當,這樣的成本壓力換哪個車企都承受不起。

所以目前碳化硅并不適用于所有車型,對長續(xù)航的中高端車型來說,也并非全車都用碳化硅,而是部分選用,目前選配碳化硅器件的車型,基本都是25萬元以上的汽車,比如說漢EV和唐EV。而對經濟車型來說,并不適合選用成本高昂的碳化硅器件,而是選用IGBT。至于快充以及更多國產化情況,由于時間關系,我會放到后面細聊。(寫自工號:工業(yè)科技控)

上一篇:天天速遞!給比亞迪潑盆冷水,沒闖過這三個難關,立足日本車市無望

下一篇:【天天速看料】比亞迪登陸日本市場!能否攻下“進口禁地”?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